第168节

  见队伍中多出五六十张生面孔,观面相不似善人,颇似匪类,石劭的表情里不由带出几分疑惑。
  “此事说来话长,现下不好明言,待回到县衙,我让仲仁与你详叙。”
  桓容关上车窗,由城内的守军开路,车队顺利穿过城门,向县衙驶去。
  比起离开时,盐渎西城发生不小改变。
  城中房屋全部竣工,均是木石建造。
  多数门窗朝街,门前挂着幌子,客栈、酒肆、食谱、南北的杂货铺一间挨着一间,人流穿梭不息,热闹非凡,生意明显不错。
  商铺后被辟为住家,许多外来的商人被盐渎的繁荣吸引,纷纷在城内置业。
  按照石劭的统计,西城房屋已有三成售出,余下多数租赁,单是收租就够当初的西城流民过得富足。
  当然,环境造人。
  即便手有余钱,城中百姓也少有在家中躲闲,要么自开生意,要么随商队跑船,还有的去盐场和工坊里做工,更有不少人到城外开荒种田,日子愈发过得红火。
  偶尔有几个闲汉走在街上,都要被人指指点点。如今恶侠恶少年都懂得做工,好好的一个汉子竟是这样,岂能不招来白眼。
  “去岁有十余胡商迁入,东城和西城无处安置,北城多是流民出身,不愿意接纳,仆擅自做主,将他们归入南城。”
  穿过铺着石板的长街,马车停在县衙门前。
  一路之上,石劭捡着重要的事报知桓容,其中就有秦氏坞堡带来的胡商。
  “因明公同秦氏郎君定下契约,秦氏商队每季都要往来两地。这些胡商是随船前来市货,最多的是波斯人,其次就是吐谷浑和柔然,倒是鲜卑胡和氐人没见几个。”
  为何会造成这种状况,桓容完全理解。
  秦氏坞堡计划吞掉慕容鲜卑的地盘,趁势在北地称王。
  秦璟在徐州造城,明显要稳扎稳打,将对手彻底揍趴下,不给对方翻身的机会。
  这种态势下,双方见面就要开架,哪个鲜卑人脑子进水,敢到秦氏坞堡的地界做生意?不被秦氏坞堡视做奸细,也会被邺城看做通敌,货物财产不保,小命都可能丢掉。
  “我会在盐渎停留十日。”
  下车之前,桓容对石劭道:“从下月开始,发往京口的海盐增加三成,仍按照之前的价格。送到建康的可适量减少,等到盐场出工再慢慢补上。”
  “诺!”
  桓容同石劭说话时,桓祎飞身跃下马车,看到高达三米的箭楼,不由得嘴巴张大。
  这是县衙?不是哪座军营?
  “阿弟,这县衙是何人造的?”
  桓容回过头,没有回答桓祎的问题,而是笑道:“阿兄可喜欢?”
  “喜欢倒是喜欢。”桓祎是武人,对军防有格外的爱好。
  “既如此,阿兄想必会答应我的提议?”
  桓容慢下半步,同桓祎并排前行。
  “每年只需在盐渎留两三个月,且县中事务有专人处理,无需阿兄费心。等寻到合适人选,阿兄自可卸任前往幽州。”
  “我不是担心这个。”桓祎捏了捏后颈,迟疑道,“我是担心自己没这份能耐,结果帮不上忙,反倒会拖累阿弟。”
  他不能读书,看到官文就头疼。
  选官旅威副尉还凑合,掌管一县政令不是开玩笑吗?
  光是做做样子都很难熬。
  “再者,阿弟上表推举我做盐渎县令,会不会让旁人抓住把柄,借机说你任人唯亲?”
  桓容很是惊讶的看着桓祎,眉毛差点飞出发际线。
  桓祎瞅着桓容,渐渐由担忧变成疑惑。
  “阿弟为何这般看我?”桓祎摸摸脸。难不成之前在车内吃米糕,脸上沾了什么?
  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。”桓容感叹道,“两位舍人果然有办法!阿兄今后在盐渎任职,可继续跟随仲仁和孔玙学习。”
  桓祎无语。
  在建康不算完,离开建康还要受这份罪?
  “阿弟,你可是我亲兄弟!”桓祎满脸苦色,硬朗的五官挤成一团。
  “当然。”桓容义正言辞,“不是亲兄弟,我哪会这么下力气!阿兄放心,就算仲仁和孔玙调任幽州,敬德照样会留下,不愁没人指点阿兄。”
  桓祎:“……”
  他突然觉得,离开建康或许并不是个好主意。
  桓容全不知兄长所想,短暂休息后,想起谢玄托他转交的两封书信,手指敲了敲桌子,看向空荡荡的鹰架,双眼微眯。
  不知鹰兄何时能捕猎归来,他必须尽快联系秦璟,可能的话,最好能见上一面。
  徐州,彭城郡
  相里柳和相里枞离开之后,相里松和相里枣加快速度,投石器和攻城锤等重磅武器接连造好,配合武车使用,不说所向披靡,也能弥补坞堡兵源不足的劣势。
  送到北地的武车属于精简版,和桓容专用的车架相比,基本就是宝来和宝马的差距。
  饶是如此,也属于公输长出品,在北地是独一份。甭管阵前冲锋还是追击残敌,都能发挥小的作用。
  相里枣性子跳脱,一刻也闲不下来。
  待攻城锤造好,转而兴起研究床弩。
  在盐渎受条件限制,略微伸展不开手脚。到了彭城就没那么多忌讳,秦氏坞堡财大气粗,只要有成品,压根不在乎他浪费多少。
  秦璟忙着监督造城,操练新兵,演习战阵。
  知道相里枣在折腾床弩,二话不说就带人抢了一回兰陵郡,得来的金银全部换成铁,并给洛州送信,调来城内最好的铁匠,配合相里枣的“研发工作”。
  至于兰陵的鲜卑太守是否泪流成河……与他何干?
  “此弩强劲,攻城守城皆为利器。”
  秦璟十分清楚,阿父已经看透晋廷,不再想着同其合作,而是打算凭一己力击败胡人,统一北地。
  和晋廷的关系,可以等到此后再议。
  毕竟,是否能真的统一北方,秦策心中没底,秦璟同样没有十足的把握。但身为秦氏子,承继始皇血脉,理当捍卫华夏中原,纵横决荡,横戈跃马。
  自汉末动荡,三国鼎立,西晋统一,胡族内迁,秦氏崛起西河,凡计入族谱的郎君,无一不能临阵杀敌。
  坞堡经历的大战小战无数,秦氏家主少有寿终正寝。秦氏家族之中,越是嫡支出身的郎君,越多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。
  秦璟明白这个道理,秦玚秦玓也十分清楚,连秦玦秦玸都做好战死的准备。身为秦氏子,这是既定的宿命。除非乱世终结,否则没人能够打破。
  登上城头,眺望南地,秦璟久久伫立不动,如一株苍松孤立。
  碧空万里,鹰鸣声响彻天际,撕开难得的寂静。
  矫健的苍鹰自南飞来,盘旋在城头之上,找准目标,旋即俯冲而下。
  “阿黑?”
  秦璟被从沉思中唤醒,看到飞落的苍鹰,见到苍鹰腿上绑着的竹管,冰雪苍凉的气息立时消融。看过竹管内的书信,更是唇角微掀,笑意晕染眼底。
  第一百一十章 秦璟的诧异
  太和五年,三月下旬,郗愔和桓容的上表先后送达建康。
  彼时,庾皇后病入膏肓,每日里卧榻不起,汤药难进,渐渐变得人事不知,仅靠一口气吊着。医者想尽办法,始终没能让她醒来。
  司马奕愈发荒唐放肆,连续数日未上早朝,听闻庾皇后病重,恐将寿数不长,半点不见哀伤,竟要鼓盆而歌,言是仿效先贤。
  庄子鼓盆而歌,是对生死抱持乐观态度,出自真心的悼念亡妻。
  司马奕此举无论怎么看都是胡闹。
  幸好庾皇后已经陷入昏迷,不然的话,肯定会被他当场气死。
  消息传出,满朝哗然。建康城中都是议论纷纷,对这个天子的言行举止暗暗摇头。
  假如桓大司马这个时候提出废地,只要继任者仍为司马氏,自朝堂到民间只会拍手称快,无人会斥其为逆反之举。
  令人费解的是,姑孰方面虽然屡有暗示,同琅琊王一直保持书信往来,却迟迟没有“实际”动作。
  与之相对,明知道自己皇位坐不久,司马奕非但没有收敛行径,反而愈发的肆无忌惮,一天比一天荒唐。
  按照桓容的话来讲,没有最荒唐,只有更荒唐。
  宫中气氛愈见紧张,褚太后频繁召见琅琊王世子,几次传出司马曜聪慧有德之言。建康城内的士族乐见其成,甚至会偶尔推上一把。
  唯一忠于司马奕的,大概只有自幼照顾他的保母,和一两名身家性命系于他身的嬖人。至于其他人,一旦司马奕被废,绝无心与之“同甘共苦”,十成会一哄而散,各寻出路。
  难得上朝一日,司马奕仍是醉醺醺,眼底青黑,半醒不醒,坐都坐不直。
  殿中官员早已经麻木,无意指摘天子行事。待到乐声停,立即上奏郗愔表书,请天子裁度。
  “换地?诸位如何看?”
  司马奕打了个哈欠,压根不看殿中的文武。他貌似宿醉,脑中仍有几分清醒,明白三省官员只是走个过场,压根不是在问他的意见。
  “臣以为此事可行。”
  一名官员出列,阐明幽州和徐州相邻,且射阳和盐渎相接,重划辖县未尝不可。
  有人开头,立刻有人附议。
  此事早做出决断,只能司马奕点头盖印,发下官文。
  看清众人态度,司马奕懒洋洋的斜靠在御座前,开口道:“这样多麻烦,干脆把盐渎交给郗方回,让他派人管理不就完了。丰阳县公现为幽州刺使,本就不该继续掌管盐渎。”
  此言一出,满殿寂静。
  殿中都是聪明人,不用司马奕说也知道这样更加方便,但是事情不能这么办。
  一来,盐渎如今的发展都是仰赖桓容,他岂会轻易放手;二来,郗方回同桓容素有联盟,更不会占这样的便宜。
  最后,郗方回有意建造广陵城,巩固手中的地盘,双方私底下肯定有利益交换。如果朝廷自作聪明,百分百会吃力不讨好,两者一起得罪。
  殿中寂静良久,有官员出列,道:“陛下,侨州、郡、县常有重划,此议为郗刺使所提,还请陛下斟酌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