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七节英印协商

  “你们这些英国人实在是太卑鄙了,如果不是你们蛊惑我们造船的话,我们怎么可能会想着加入这场战争当中呢?现在华夏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,我们同为亚洲人,如果我们没有一系列动作的话,华夏是不会把我们卷入战争的,自从斯里兰卡被占领到现在,华夏从来没有对印度大陆进行过敌对行为,只有在我们造船的时候才有这样的行为,所以我不管华夏方面是什么态度,从现在开始,我们印度绝对不会掺和这场战争,如果你们想要拿我们印度当基地的话,那就是是我们印度人民的反抗力量,我们绝对不会屈服于你们的枪口的,这个事情已经证明了,我们不想当炮灰。”印度的一位封建王公说道。
  这个家伙在印度也是非常有地位的,当这个家伙说出这些话的时候,周围的印度封建王公都站在了这个家伙的背后,他们的确想要占领斯里兰卡,的确想要让印度的领土扩大,也希望自己能够名垂千古,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够办成的话,在历史课本上,他们都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,可现在的情况跟原来是完全不同的,别说是要流芳千古了,很有可能会遗臭万年的,看看外面被炸的漆黑的土地吧,想要让整个印度都变成这个样子吗?那就继续跟着英国人去走就是了,华夏人的武器弹药多的是,哪怕你们印度的领土扩大一倍,也绝对有能力都变成这个样子。
  “你们这些人实在是太郁闷了,难道你们在大英帝国的大学当中就学到了这些吗?你们来看一看全世界的情况,整个世界都陷入到了战争当中,你们必须得选择站位,要么站在华夏人那边,要么就站在美国人这边,世界上只有这两个超级大国了,连我们大英帝国都要选择站队,你以为你们能够独善其中吗?如果你们继续选择中立的话,那我们大英帝国会停止向你们提供一切支援,包括美国的支援在内,到时候你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维持你们的统治吗?下面的那些人可都是非常愤怒的,如果要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武器的话,我想你们的位置也是不稳定的吧…”对于印度封建王公的叛乱,英国指挥官并没有多么的着急。
  英国指挥官实在是太了解他们了,自从英国占领了印度之后,这些封建王公的态度就是风雨漂泊的今天是这么一个想法,可能明天就是那么一个想法了,所以对于他们的想法不需要多么的在乎,只需要给他们点名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,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明白该怎么做了,印度的封建王公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权利,他们想要维持现在的生活,就必须得镇压下面的老百姓,如果他们选择站在英国的对立面,那么英国就会把自己的武器弹药分给那些老百姓,他们的权力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了。
  果然就是这个情况,刚才这些人还意气风发的呢,恨不得要跟英国人一决高下,但是当英国人提出了切断支援的要求之后,这些人立刻就把自己的嘴巴给闭上了,印度的工业产值在亚洲的确是排在前面的,原来日本的工业产值是最高的,其次就是华夏的东北地区,再次就是印度地区了,英国人在这里也建立了不少的工业,但是跟整个印度的消耗比起来,恐怕这些工业是微乎其微的,现在大部分的东西还是靠从外面运过来的,所以这些封建王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,必须得跟英国人进行合作,因为英国人提供给他们武器弹药,如果你们没有了这些东西,下面的贱民还不见得会做什么呢。
  虽然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忍着的,但是也有一部分老百姓是找事儿的,这两年反抗组织不断的出现,这些人以解放印度为主要口号,当他们刚刚兴起来的时候,封建王公连看都不看,认为他们这些人没有多大的能力,虽然知道背后站着的是华夏人,但最多也就是派遣地方军队进行围剿,因为他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,最多只有几十个人而已,能够影响的也就是一两个偏远的村子,那样的村子在印度实在是太多了,没有必要为了一两个村子就大动干戈的,最主要的还是要留在城市当中享受生活,可是几个月过去之后呢,这件事情已经变得势不可挡了。
  虽然印度的反抗组织发展很快,但现在还没有办法动摇到封建王公的统治,但是他们也把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了,三个月的时间扩大了十倍,这已经是相当要命的速度了。
  如果英国人停止对他们的支持,反抗组织还要继续发展的话,那么他们的统治基础真的是有些堪忧了,几个封建王公互相看了一眼,怪不得英国人从来都不担心他们呢,原来英国人早就把他们的命脉给抓住了,他们也只能选择跟英国人进行合作,要不然的话,手里的特权可就没有了,别看印度现在非常平静,那是因为印度的秩序井然有序,可如果印度的秩序被打破的话,恐怕下面的那些人也不愿意住在贫民区吧,很多人还是比较向往印度的富人区的,印度的贫民区没人愿意去,可印度的富人区就不一样了,有些地方能够跟欧洲相提并论的。
  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一条马路把贫民区和富人区给隔开了,两个地区正好就是欧洲和非洲,印度的贫民区还赶不上非洲的原始部落呢,但是印度的富人区却能够跟伦敦巴黎的大街相提并论,甚至比那边还有一些要好的地方,英国人把这称之为东方的奇迹,印度的富人把这称之为印度人的奇迹,印度的穷人把这称之为两极分叉的结果,反正站在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想法,也有很多人想结束这个,比如说那些反抗组织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