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83开始 第38节

  陈小旭抓了把瓜子,偷偷溜了出去。
  操场上空空静静,几盏路灯亮着,一轮明月挂在空中,映的黄花浮玉,霜华满地。窗子里传出欢快的喧闹声,却愈发觉得不属于自己。
  陈小旭在隐隐绰绰的小路上走着,听那喧闹渐渐消失,反倒舒服了一些。她有点想家,又有点想哭。
  简单说,压力太大。
  这些天,记者们蜂拥而至,自己的名字跟林黛玉一起屡见报端,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万众瞩目的新闻人物。
  还有的专门跑到鞍城去采访父母同事,问题尖刻,毫不留情。母亲还特意打电话来,问要不要去别人家避一避。
  甚至于,金陵的几位观众写信过来,说“林黛玉是我们心中的偶像,如果你演不好,我们将联合起来讨伐你!”
  如此种种,都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压力。
  她其实是懂道理的,知道自己所负的重担,更知道自己只能向前,不能后退——对于失败者没有同情。
  陈小旭逛到了半山腰,又转了回来。
  舞会还没结束,窗子里的笑声盎然,她正想在台阶上坐一会,忽见两个人从楼里下来。
  “干嘛呢?寂寞的小女孩啊?”
  许非脖子上挂着相机,贱嗖嗖的一步跨到楼外。
  “怎么不叫我,外面怪冷的。”
  “我没事儿,就觉得闷。”
  陈小旭牵了张俪的手,才扭头嗤道:“你下来做什么,怎么不拍照了?”
  “早就拍完了。”
  “拍完也要拍呀,不然多没意思,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个相机!”
  “这叫摄影艺术懂么,给你你都不会用,知道哪个是镜头,哪个是闪光灯?”
  “你们又吵,一个是小孩子,另一个也是小孩子……”
  张俪头疼的劝架,看看这个,看看那个,忽地主动提议,“哎,这会刚好,你给我们照张相吧?”
  “不照,我丑!”
  “丑什么,来。”
  许是将赴前程,小别在即,张俪比平时放开了几分,扳过她往台阶上坐,“说起来,我们还没有一张合照呢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听了这话,陈小旭才抿抿嘴,乖乖坐下。
  在八十年代,照相机是非常时髦的物件,主流产品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。最有代表性的国产品牌是双鸟,即海鸥和凤凰。
  一台海鸥df型,要500多块钱,便宜的红梅2型也要五十多块。进口的就更贵,基本上千。
  但许老板是谁啊,不差钱好嘛——行吧,他也是在信托商店淘的进口货,能省则省。
  许非退后数步,不断调整着镜头,见两个姑娘坐在台阶上,陈小旭歪着头,稍稍枕着张俪的肩膀,灯光昏黄,岁月袅娜。
  这故事本身,就像极了一张逝去的旧照片。
  “照了啊!”
  他按下快门,强烈的白光一闪,画面定格。
  ……
  “咣啷!”
  四合院的门被粗暴撞开,许非一手拎着一张圆凳进了来。
  “嚯,以前进门还客客气气的,现在直接撞了啊,真不拿自个儿当外人。”
  大妈叉着腰,站在院子里开始训。
  “这不拿东西么,我说都晚上了,您怎么还没做饭?”
  许非特喜欢这大妈,没事就跟她逗,“我可是一个月十块钱饭钱,实打实的人民币,您不能糊弄老实人。”
  “你老实?你特么比猴儿还精呢!”大妈撇撇嘴,到底进去做饭。
  许非把圆椅搬到屋里,折腾了半天,最后决定放在里屋窗台下面,看着毫不起眼。这要来一客人,屁股往凳子上一搭:
  “您这凳子够旧的啊?”
  “哦,是挺旧,清朝的。”
  啧,这种快感你们不懂!
  话说大妈还有个老伴,身体不好,要么卧床躺着,要么颤颤巍巍的出去遛弯。她一人伺候俩,虽说儿女每月给钱,但心理上还是累。
  所以许非能回来住,大妈也相当高兴,年轻人善良,外向,能陪着聊天,每月给饭钱,还能教育教育孙子。
  因为陈小乔跟他卖衣服之后,自觉见了世面,再看同龄人总有一股优越感。这破孩子现在谁都不服,就服许非。
  当厨房里传出香味的时候,陈小乔掐着饭点放了学,又抱着个碗溜到偏房,非要跟老大一起吃。
  吃的是炸酱面,地道的京城味儿。
  真正的炸酱面,一年四季做法都不同。初春配的是豆芽,深春配的是香椿、青蒜,水萝卜缨;夏天搭配的是黄瓜丝、新蒜苗;秋天配的是黄瓜丝和胡萝卜丝……
  现在碗里就切着嫩嫩的两种丝儿,许非胃口大开,杠杠造了三大碗。
  吃过饭,陈小乔被撵回去写作业,他又等了片刻,便听咚咚咚有人敲门,正是马卫都。
  第43章 掌眼
  “可算来了,里面坐。”
  “不忙,先看看东西。”
  俩人进了屋,老马还挺心急,眨巴着小眯缝眼到处踅摸。
  “这个,下午刚拿回来。”
  许非把两张圆凳一推。
  这是典型的清代圆凳,也叫圆杌,是一种杌和墩相结合的凳子。五条腿足,呈弯曲状,面是海棠面(绽开的花瓣状),上面本来有图案,早已经掉了。
  抹头(边棱靠上的地方)完好,大边(边棱)也很圆润,没有花牙(边棱靠下的一圈装饰),底足是圆足,围着一圈脚帐(连接凳子腿,起稳固作用的杆,叫帐)。
  色泽深红,深红中还夹着深褐,纹理斜而交错,瞧着油汪汪的,像抹了一层蜡,非常有质感。
  马卫都摆弄了一会,问:“多少钱收的?”
  “一对二十,在信托商店。”
  “行,没走眼!”
  他挑了根大拇指,道:“是真东西,具体朝代我看不出来,反正应该是清中期,那会圆凳最多。你这是老红木的,我见着的一般都是圆面,这是海棠面,品相还这么好,不错。”
  红木是个统称,包括5属8类,29个品种。所谓老红木,就是指酸枝木。
  马卫都看完了凳子,一时心痒,“还有别的么?”
  “最近天天上街,倒收了几件小玩意。”
  许非打开一个柜子,摸出三件东西,请对方掌眼。
  第一件像只小葫芦,三四厘米长,一口大,一口小,却是个白铜烟嘴。
  老马上道也没几年,懂的有限,何况古董门类太多,不可能完全精通。他掂了掂,道:“这东西我不熟,以清末民国居多,价值不高,多少钱收的?”
  “买菜白送的。”
  “哦,那还凑合。”
  跟着第二件,是个铜镇纸。
  长约六厘米,形态是一头伏地休息的牛。牛是江南的水牛,牛首高昂,口衔灵芝如意,身下有底座,纹路精巧,栩栩如生。
  “这个倒不错。”
  马卫都点点头,道:“古代文人都喜欢镇纸,既实用又能把玩,这叫清赏。你这个年头挺久的,外面鎏金都脱了,不过应该是精铜,样式也巧,没事把着玩吧。”
  接着是第三件,他目光一搭,小眼睛就眨巴了两下,随即恢复正常。
  这是件竹雕笔筒,高约十五厘米,口较大,包浆脱落严重,底部有几道细细的裂纹。图案是一个男子,袒胸露乳坐在地上,光着脚板,手里拿着鞋。
  旁侧有提款,写着“之羽”。
  “哪儿收的?”
  “前几天上街,见一农民摆摊,说是祖上传下来的,花了我三块钱。”
  许非拿着笔筒,虚心请教,“之羽是哪位先贤?”
  “我知道的,就清中期有个竹刻师,叫王之羽。但他很早就归隐了,作品非常少,我见过几个,都是民国仿品。”
  老马暗暗观察他的表情,继续道:“你这个也差不多,但我不敢确定。要不这样,我在文物商店认识个老先生,对竹刻很有研究,你要是有空,明儿过去瞧瞧?”
  “呃……”
  许非思量了片刻,笑道:“改天吧,反正不着急。”
  马卫都见他没接茬,也当自己完全没说过,在小屋里转了转,道:“现在的人都奔着冰箱彩电去,玩古董的少,瞧你这意思,以前学过?”
  “看过点杂书,略知皮毛。像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,元青花、唐三彩、明清家具什么的,就知道有这回事,细究就不懂了,还得跟您学习。”
  “哎,我也是初窥门径,一起进步,一起进步。”老马笑道。
  如今已是九月末,《红楼梦》剧组出发,奔赴黄山太平湖拍摄第一场戏。
  许非回归小四合院,没干别的,天天往外跑。清早起来先奔早市,有农民来卖菜卖货,经常顺带着家里的老物件。
  然后就是信托商店,四九城的信托商店几乎转遍了,隔几天就去看看,有没有新货。其实他想进文物商店,但文物商店不对外出售,只有个内销部。
  八十年代啊,收古董最特么爽了!
  不怕买着假货,还没有古董市场呢,谁造假啊?就算有,也是古人仿前人,民国仿古人。但那也是古董,三瓜俩枣的价钱,买了不亏。
  老马难得碰着同道中人,越聊越有兴致,不知不觉夜深了,索性到外面找了家小馆子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